【創始人下午茶@臺北】臺灣創業者的困境與機遇

老王創業日記 - 行業分析   |   2017-08-10 全文3152字 5圖 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老王創業日記

第104篇

2017-08-08 星期二

本周老王都在臺灣,這是我第二次入臺,2014年曾經也來自由行半個月,對臺灣的印象很是不錯,這里民眾的生活舒適度要比北京強不少。那次對臺灣創業環境的印象也是初步有了些認知,還是與大陸有差距。這一次來臺,除了帶小朋友參加比賽,也順便與臺北的一些創業者做了次小型的聚會,就在昨天,8月8日下午,把我們在北京搞的【創始人下午茶】活動落地在臺北。


先來看看昨天下午茶結束之后,一位創業者在群里發的消息。

講這話的智斌,是我在2014年就認識的一位臺灣創業者,技術背景,那時候是剛剛開始做一個面向民宿行業的預訂管理SaaS平臺,當時也跑來大陸融資,談過一些,那時的融資環境還挺好的,但對于一個臺灣項目來說,融資大不易。后來他終于在去年完成了一輪天使融資,拿到幾百萬臺幣,以人民幣與臺幣兌換匯率1:4.5計算,也就是100多萬人民幣的樣子,在臺灣已算是做得不錯的初創企業。

看到這樣的數字,相信大陸的創業者都會有一個感觸,就是覺得這確實規模太小了——但別忘了,全臺灣人口總共2300萬,尚不及一個北京的人口容量,而臺北作為全臺的最核心城市,人口僅600萬,只相當于一個海淀區而已。

對這個市場規模有了充分的認知之后,再來分析在臺灣的創業企業以及他們為何會是如此,就有了一定的量化分析基礎——臺北從一個城市體量來看,可對比的就像南京或廈門,在大陸就是一個“二線頭部城市”的水平。

再論互聯網行業的發達程度,全臺灣尚不及一個廈門,廈門有美圖這樣百億美金級的超級獨角獸公司,而臺灣歷史上唯一的互聯網獨角獸公司還是創立自上個世紀的PCHome,這家老牌互聯網門戶做到頂也就是10億美金的市值規模,且做了20多年。

規模的限制,是擺在臺灣創業者面前的第一個困境。而這個限制是先天的,沒法破!

我曾經多次公開講過一句話:“沒有想象力,就別做互聯網!”但是,想象力來自于規?;目赡苄?,沒有規模,自然就沒有想象力。

這次在臺北與十多位創業者見面,交流中更多的是我把想象力傳遞過來——受限于規模,大部分臺灣創業者可能從內心深處就缺乏想象力,不知道要把企業做大規模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

任何事物總是有矛盾兩面,規模限制了臺灣創業者的想象力,但也為匠人精神準備了豐富的土壤,如果你走近這些創業者,會發現他們做的事情雖然很難規?;?,但從個體質量來看,并不差,甚至有些產品或服務已經具備相當的水準。

大約正是因為不想或不需要甚至不知道把企業做大,所以他們可以更專注于打磨一個產品或服務,而無需分心團隊的管理和融資等事務,又因為企業不具備規模,所以長期以來都能且只能專注于一個核心業務,在這種情況下,要靜下心來做好一件事,就有了可能性——很多創業公司,做三五年,都是在10人以內的團隊,且團隊穩定性也較高,若是在北京,這種情況幾乎是無法想象的。

除了規模的限制,另一個橫在臺灣創業者面前的就是產業不夠多元化造成的創業文化太過單一,這個限制的就是戰略格局和思維視野,與市場規模小的困境相比,這可能是更要命的。

導致這個問題的仍是規模。臺灣是一個封閉的小島,戰略縱深不夠,產業的豐富程度自然也不可能跟大陸這樣復雜的多元市場相比,臺灣的產業結構可能更偏重實體尤其是制造業和流通貿易,大部分創業項目也是從這些方向切入的,互聯網行業就相對少得可憐,而且即使是做互聯網的,也往往是與這些實體業務相關聯的項目。

我一直認為,真正的互聯網產業是先從【連接】開始的,媒體、社交、工具產品,是互聯網產業的基礎,其他所有的互聯網產業形態都與之相關,是衍生結果而已。在臺灣的互聯網業界,這三樣都比較缺乏,這就決定了臺灣甚至都沒有真正的互聯網行業存在過,所以互聯網思維在這里其實是很稀缺的。

北京為什么可以在最近十幾年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中逐漸成為領導整個行業的核心城市?是因為這里有極度豐富多元的互聯網文化產生,甚至已經到了爆發的程度,而這一切的基礎就在于——在北京創業,做啥的都有。

如果你身邊大部分創業者都在做電商,那么你創業做電商的概率也會很高;如果你的朋友們都在做智能硬件,那么你投身于智能硬件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如果你看到的創業公司普遍都在20人以下規模,那么你自己做成一家超越這個規模的更成功公司的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如果你在北京,你的隔壁可能就是一家正等待IPO的公司,而你所在的這條街上也許有幾十家創業公司,有人做媒體,有人做社交,有人做電商,有人做游戲,還有人專門做面向創業者的服務,比如這兩天掛牌上市的黑馬社群,就是十年前開始創業做一份傳統紙媒體《創業家》起家的。在這個星球上,你要想找到另一個在創業這個方向上如此多元的城市,已經沒有了,連硅谷都不行——顯然,硅谷還是更傾向于那些技術驅動或產品驅動的創業項目。

人文環境對創業的影響,要比我們想象中更大的多。

那是不是說臺灣的創業環境就只能這樣了?臺灣的創業者就沒什么機會了?

也未必,臺灣比起其他東亞地區有一個非常好的條件,就是這些年間與大陸之間的交流和聯系一直在快速增強,無論政治氣候的影響,至少民間的交流一直都是非?;钴S的,否則怎么會有我這樣跟臺灣一點關系都沒有的大陸人跑到臺北來跟這邊的創業者一起喝茶的事情發生??!

甚至在創立一年多,發展到剛剛超過100位創業者的【投緣幫】里,我們都已經吸收了兩位臺灣創業者加入。一位是下圖中唯一站著的男生Jack,他也是這次在臺北【創始人下午茶】的組織者,Jack其實也不是第一次創業,他最初是智斌的合伙人,現在自己做的仍是民宿預訂領域,而另一位臺灣籍的幫友則是跑去北京創業的洪禮赫,那也是代表了一類新的選擇——臺灣創業者北上到大陸來創業。

臺灣服務業較為發達,因而臺灣人的服務意識比大陸平均水平要高很多,所以這個優勢在大陸是可以拿來做些文章的,一些出自臺灣的餐飲或其他消費品牌在大陸的盛行,就有這方面的原因。

臺灣的創業者北上之后,若能克服最初的水土不服,還是有很大機會的,尤其在北京、深圳這種相對包容性比較強的創業城市,未必就做不成更大的事業。

此外還有另一個機會,現在大陸有相當多的創業者把“出?!弊鳛榉较?,如果臺灣本地的有識之士愿意更多的去主動接觸這些人,把大陸的一些互聯網產品和服務積極引入,也會是不錯的選擇。

比如,臺灣的移動支付很顯然還是一個很大的藍海市場,還有交通,我這次在臺北的感覺就是,這里的交通成本相對比北京還要高些,這明顯是不應該的,說明其中有很多市場機會沒有被挖掘出來。

互聯網本身就是要降低各種流動成本的,臺灣的互聯網要想發展起來,還是需要先讓自身的流動性增加,盡量多的流動到大陸來,也開放環境讓大陸的互聯網產業流動過去,這樣長期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才可能真正把本地的產業環境激活。


關于我們

  • 【投緣幫】2016年初,我們推出的合伙制參股孵化體系,是一個針對早期創業者的社群,主要構成初創者+連續創業者+天使投資人,宗旨是“讓創業者幫助創業者”,目前每周吸收1~3名創業者加入。也有部分經篩選過的天使投資人加入。

  • 【路演360】2016年夏末,我們在運營【投緣幫】的過程中發現,路演可以幫助早期創業者更好的梳理自己的項目,并通過線下場景與投資者產生更有效的連接,所以我們開始運營針對種子期/天使期項目的路演活動,一般是在每周三的下午舉辦,每期6~8個項目,每個項目被要求在360秒之內完成闡述,而對參與的項目估值,我們一般要求不得高于360萬美金,最好是低于1000萬人民幣估值的種子期項目。下面這篇日記中有更多關于這個活動的信息。

    【路演360】怎樣在半年內打造出價值1000萬的線下活動品牌

  • 【創始人下午茶】每周1~2場的創業者沙龍,一般安排在當周的【路演360】活動之前或周四的下午,每次6~8位創業者參加,由一位或兩位投資人來主持。



把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把~

老王創業日記

自2002年以來,老王累計面基20000+創始人,至今保持每天與3~5位創業者 見面聊天的習慣。從2016年開始啟動【投緣幫】,請掃碼后留言,與老王溝通。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作者介紹

王翌

現任緣創派CEO,投緣幫創辦人。

奇虎360投資部創辦人。前IT圈知名記者,深入觀察早期互聯網生態的建立過程;面基過兩萬名創業者,作為專家顧問扶持數家創業公司/團隊的成長,數千名創業者得到其直接幫助。 投資項目:快用蘋果助手、PP助手、微播易、多聽FM、安卓壁紙、極客公園、刷機精靈、生日管家、螞蟻HR等。

国vA片在线观看|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黄A淫乱一级色片|九九爱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