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實的股權分配“挖坑”案例;另請大家推薦全棧工程師一枚

老王創業日記 - 創業方法論   |   2017-08-16 全文4758字 4圖 預計閱讀時間:14分鐘

【投緣幫】近期活動通知

66條創業狗 VS 9.9庫布齊沙漠


老王創業日記

第106篇

2017-08-15 星期二

先記周二的流水賬,之后要針對上一篇發布之后大家在后臺的回復繼續多討論一下。

本來周二中午是要去望京參加一場校友聚餐的,但因為上午開我們自己的合伙人碰頭會,我把午餐取消了。


午飯后,組織聚餐會的王勝學長還是帶了一位師弟跑到我辦公室來喝茶,我給了一些在活動組織方面的建議,而他則提到了一個校友眾籌咖啡廳的事情,想和我們一起討論下。

我在2014年剛剛離開360的那段時間,曾經被閆輝拉著一起參與了一個眾籌咖啡廳的項目,甚至一度曾經花了比較多的精力,但最終那次眾籌投資是非常失敗的,也更堅定了我“不熟不做”的念頭。

實體商業的眾籌確實是可選的快速募資方式,甚至運營好了可能是非常好的經營模式,但眾籌絕對不是找一群烏合之眾來湊份子錢,一定要有深度的運營思考在里面——必須保證參與眾籌的人除了出資還要出力,這是最難的,我的經驗是,要和很多人商量,最終只讓少量人參與,參與的門檻必須足夠高,責、權、利都要有非常清晰的約定。但是能把這些都做好的眾籌組織者,基本上沒有。

以后有機會,我會就眾籌這個事情詳細寫一篇,今天就不扯這個了。


下午來了一位未來的合作伙伴,蘇州【聚份子】的合伙人——王峰。他們這個團隊最初叫【聚天使】,從他們用過的這兩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來是想做什么,這就是比較好的名字的案例。

最初做【聚天使】的時候,其創始人陳啟明就是【緣創派】的忠實用戶,直到現在還天天泡在緣創派上面發帖子拉業務,最初他們做過FA,后來發現那是個大坑,我當時也跟他們北京團隊的一位小伙子講過,我不太認同在A/B輪之前用FA的融資方式,尤其在天使輪這么早期,FA又不是很賺錢,自然無法提供什么有價值服務,而且那個時候業務剛剛開展,創始人是有時間有精力去直接面對投資人的,那就應該自己負責找錢的事情。并且真正好的FA都是做精品策略,不會做早期。

后來從FA那個大坑爬出來,轉型【聚份子】之后終于找到現在這個相對專注容易做透的服務點——優化BP并提交給投資人,這是一個付費服務,現在他們整個團隊精簡到6個人,每月營收幾十萬,在蘇州,妥妥的可以生存很好,能盈利??!

最后我建議王峰,回了蘇州應該馬上考慮增加人手,在6個人的團隊規模,能提供的服務水平一定還是可以大幅優化的,如果是20個人都做這一個業務,那才有可能把這件事做到極致——既然你已經找到了一個正確的方向,就應該all in所有資源去打透!

我們最近也在面試技術人員,準備升級【緣創派】的網站,把【投緣幫】的一部分運營放到線上去,后面也會考慮和【聚份子】這樣的第三方服務對接。順便打個廣告,老王需要一位全職或有足夠時間兼職

全 棧 工 程 


因為是周二,下午就安排了一次【創始人下午茶】,我給4位創業者一起講了講【18個月創業周期論】,這次重點是給張須講,她是97年的創業者,剛剛在我們辦公室做了28天的【創業實習生】,這是我們開始嘗試的一個新玩法——針對那些剛剛開始創業但又不知道該如何更好的邁出第一步的創業新生,我們提供一個機會,邀請他們來與我們的團隊一起工作一段時間,因為【投緣幫】的所有工作都是圍繞初創者在提供長期陪伴式的服務,所以在我們辦公室里會獲得大量的第一手的創業經驗,這對于創業新手快速找到感覺是非常有幫助的。

張須做的項目名字是【天衣】,我們通過與她一起工作的這一個月,也得到了一次近距離觀察她的機會,我們發現,雖然她剛滿20歲,進入工作狀態后卻已經非常踏實了。所以在她結束【創業實習生】計劃之后,我們就邀請她加入了【投緣幫】,【天衣】成為我們第116個【污衣派】的項目。

更晚一點,與【學霸播播】何雨航討論了一下她的下一輪融資的節奏和股權分配問題,很巧合的是,昨天就正好是在寫那篇《初創團隊股權怎么分?老王的7:2:1法則》,希望她能看到,還有接下來今天我要分享的案例,血淋淋啊。


接下來,就昨天提到的7:2:1股權分配法則中未能展開講到的一些更細節的情況做些補充討論,就我自己當年遇到的大坑分享給大家吧。

2004年,web2.0興起,在第一輪資本泡沫破滅之后沉寂了三年多的互聯網行業重新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我當時在《計算機世界》做記者已經一年,在行業內也小有名氣,當時年輕氣盛,總覺得可以做點兒什么事情來證明一下自己,于是和一位同事一起鼓搗了一個創業項目——【周博通】,這是一款在PC上安裝使用的RSSReader,如果你們穿越回十多年前,會發現那大概就像是今日頭條的PC版。

當時RSS標準剛剛被完善出來,恰逢Blog(博客)在全球web2.0大潮中引發一輪個人內容發布的大爆發,用今天的概念說起來,那就是最早的自媒體,我因為本來就在行業第一大報做互聯網方面的報道,從資訊、人脈等方面有諸多便利條件,而我自己又比較喜歡獨立思考,經常在網上寫一些官方媒體沒有的內容,所以我自己也順理成章的成了國內第一代知名Blogger,也就是后來所謂的博客主大V,而我們做的【周博通】恰恰也是為博客的訂閱者們所開發的訂閱工具——所以我們推廣自己的產品相當容易。

最初做【周博通】的想法是我在《計算機世界》報社的同事黃志光跟我提的,他說咱們一起做吧,我說誰來開發呢?志光有一位大學同學老高,人在???,當時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技術骨干,志光就讓老高來做程序員給我們開發產品,這樣我們三個一起做了【周博通】的創始人。

最初我們三個人都沒有全職,我和黃志光仍在北京的報社里做記者,時間很自由,老高在??诘墓ぷ饕脖容^穩定,當時他已經是部門負責人,所以也可以在一定意義上支配自己的時間,若是下班后,則可以完全投入。

大概不到兩個月時間,老高利用個人業余時間兼職開發的【周博通】第一個版本就OK了,我們選在2004年的12月31日掛到了網上,從我們的朋友圈子里傳播出去,很快就有了第一批種子用戶,不到一個月就有上萬人下載用了。

當時我們三個人的分工很簡單:我和志光白天一起討論產品功能,晚上把我們討論的結果跟遠在??诘睦细咦鲆幌聹贤?,然后老高就去寫代碼實現。我和志光在平時出去采訪的時候,順便會跟朋友們介紹【周博通】,并找機會搞定一些合作。

我當時26歲,志光和老高是28歲,三個人都是第一次創業,雖然我和志光在媒體中做了幾年,也有些資源,甚至可以隨便約到一些大佬喝茶聊天,但說起對創業的認知,也只是見過豬跑,卻從來沒吃過豬肉啊,于是我們進了第一個大坑,也是最大的坑——三個人把股權平分了。平分了!分了!了!

我們當時是這么分的,先每人分30%,但是還有10%啊,志光跟我商量說,你看,咱倆都不會編程,這事兒主要靠老高把程序寫出來,所以咱們得多給老高一點吧,干脆就把那10%都給他,我說,好啊,應該的!于是,3:3:4的比例就出爐了。

別笑!當時我們就是這樣的。

到了2005年春節后,我和志光在產品上的想法越來越多,【周博通】的開發強度越來越大,我們意識到不能讓老高再兼職搞了,一定要讓他全職出來做,但是那會兒老高已經在??谫I房買車,老婆孩子都有了,人家在上市公司里前程似錦,憑什么離職出來呢?

看來,我們需要融資了。所以我去開始找我認識的有錢的朋友。

我在2003年末的時候,在廈門認識了一位后來對我影響非常大的朋友,這位朋友到北京來創業,剛開始因為人生地不熟的,他又是個標準的草根,沒上過什么學,更因為福建口音的問題有些溝通上的不便,所以北京這邊的人大多都對他不是很在意,甚至剛開始也有些人對他很瞧不上眼。

我當時很喜歡這個人,他年紀比我大好多,經歷很豐富,人也很健談,而我能聽懂他那拗口的福建普通話,我發現這位朋友人其實很好,雖然沒什么學歷,但他對很多事物的觀察極其敏銳,所以那時候我們很對脾氣,我有什么看到的好玩的東西都會去跟他分享,幾乎每周都跑去找他喝茶,每次都能從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而這些與經歷有關的經驗值的東西,都是從當時那些所謂的大佬身上學不來的。

有一次,我把【周博通】的事情跟這位朋友講了,最開始其實不是想讓他投錢,只是覺得他眼光比較銳利,想跟他探討一下,我們做的這個事情是不是有前途。這位朋友說,RSS這個趨勢應該是對的,你做吧,我投一點錢給你。你看,種子輪就是這樣,從朋友這里就可以融到錢。

我的這位朋友叫蔡文勝。

他當時在做265,剛剛拿了IDG的第一筆投資,但他不可能用IDG給他的錢來投我們,而他自己當時的錢也不是特別多,好在我們也不覺得自己需要花太多錢——能給??诘睦细甙压べY發了,再讓他多招幾個員工就可以了。于是,文勝給了我們一些服務器資源,先打了15萬人民幣到???,我們那時候連公司都還沒成立。

我們三個人每人從自己的股權中拿出5%,一共是15%,給了蔡文勝——這15%甚至都不是同比稀釋出來的。

我們的股權結構變成了35:25:25:15,別笑話我哈,當時,too young,那會兒蔡文勝都沒說這個股權結構有問題,但到今天,我就知道這股權結構真心沒法看的,太可怕了——你看,人的認知就是需要不斷迭代,不學習前人的經驗怎么可能讓自己越來越好呢?就算是蔡文勝,在剛開始到北京的時候,也一樣陪著我們掉到坑里啊。

后來,果然,這個事情再做下去就出現各種問題了,首先是我跟志光開始經常吵架,互相指責,最初的分歧是產品,再后來到市場策略,直到有人要來投資我們,到需要去融資的時候,我們的分歧已經非常大了。今天回想起來,有太多可能性是可以讓這個項目活下去甚至做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大的,只可惜,那時候我們真的啥都不懂啊,當然,文勝也不像現在這么懂——所有人的認知都永遠有需要不斷提升的空間。

我在之后的幾年中經常在腦海中復盤,總結那次創業失敗的經驗教訓,最終列了個清單,第一條就是股權分配問題:

1、股權分配太分散,沒有絕對大股東,導致決策效率低下,且無人愿意擔責;

2、三位聯合創始人有兩位一直未能全職創業,且團隊一部分在??谝徊糠衷诒本?,溝通效率低;

3、做產品閉門造車,第一步的成功掩蓋了產品中隱藏的很多問題,初期數據好,被用戶稱贊,其實都是假象;

4、遇到產品內生問題時,開始大量尋求外部資源的幫助,沒能扎下去做內功;

5、兩個合伙人的職能高度重疊,不能互補,只有互傷;

6、有人來主動投資的時候,沒有快速拿錢,糾結于更高估值的幻想,錯失融資良機;

7、斷糧后未能及時抓住toB的收入機會,產品轉型的時機也錯過了。

8、百度要來收購團隊的時候,我們沒有正確判斷形勢。。。。。。

其實還有更多的細節,沒時間一一寫出來了,總之,這第一次創業踩到的坑中,最大的也是最根源的一個就是最初幾個人之間的關系沒擺好,幾個人都很傷,我和志光的關系后來也是用了兩三年才慢慢修復的。

唉,坑啊。



關于我們

  • 【投緣幫】2016年初,我們推出的合伙制參股孵化體系,是一個針對早期創業者的社群,主要構成初創者+連續創業者+天使投資人,宗旨是“讓創業者幫助創業者”,目前每周吸收1~3名創業者加入。也有部分經篩選過的天使投資人加入。

  • 【路演360】2016年夏末,我們在運營【投緣幫】的過程中發現,路演可以幫助早期創業者更好的梳理自己的項目,并通過線下場景與投資者產生更有效的連接,所以我們開始運營針對種子期/天使期項目的路演活動,一般是在每周三的下午舉辦,每期6~8個項目,每個項目被要求在360秒之內完成闡述,而對參與的項目估值,我們一般要求不得高于360萬美金,最好是低于1000萬人民幣估值的種子期項目。下面這篇日記中有更多關于這個活動的信息。

    【路演360】怎樣在半年內打造出價值1000萬的線下活動品牌

  • 【創始人下午茶】每周1~2場的創業者沙龍,一般安排在當周的【路演360】活動之前或周四的下午,每次6~8位創業者參加,由一位或兩位投資人來主持。



把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把~

老王創業日記

自2002年以來,老王累計面基20000+創始人,至今保持每天與3~5位創業者 見面聊天的習慣。從2016年開始啟動【投緣幫】,請掃碼后留言,與老王溝通。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作者介紹

王翌

現任緣創派CEO,投緣幫創辦人。

奇虎360投資部創辦人。前IT圈知名記者,深入觀察早期互聯網生態的建立過程;面基過兩萬名創業者,作為專家顧問扶持數家創業公司/團隊的成長,數千名創業者得到其直接幫助。 投資項目:快用蘋果助手、PP助手、微播易、多聽FM、安卓壁紙、極客公園、刷機精靈、生日管家、螞蟻HR等。

国vA片在线观看|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黄A淫乱一级色片|九九爱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