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為什么說初創期找合伙人是個偽命題?

老王創業日記 - 創業方法論   |   2017-08-21 全文2573字 4圖 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投緣幫】近期活動通知

66條創業狗 VS 9.9庫布齊沙漠


老王創業日記

第108篇

2017-08-20 星期日

周日仍在青島,今天周一回了北京才有時間補記一下,和【微調查】高叢又聊了一次,彼此解答了一些問題,我之前對他的狀態了解較少,他跟我們交流也不是很多,雖然在我們辦公室里辦公,但這段時間經常不見人,這次總算是比較清楚的溝通了。

原來他這段時間往外跑,主要是在專注對接企業客戶的定制化需求,現在初步有了些成果。他問我接下來需要做到什么節點可以考慮融資,我說現在其實隨時可以啟動種子輪融資,但要真正從投資機構那邊拿到數百萬量級的天使投資,還需要再做一段時間。

【微調查】起步的時候是先做了APP的,并且在去年高叢加入【投緣幫】的時候就已經接近100萬激活安裝了,最近因為小程序越來越靠譜,我們也確定要在小程序上把【微調查】的業務遷移過來,至少兩邊都要兼顧一下。

我們討論了三個小時,我的感覺是,【微調查】表面上看是要提供一個在線調查用的工具和樣本空間,但背后需要團隊有長期持續的數據運營能力,這一點,高叢現在也有體會了,也是在這么準備的,于是他也跟我討論了尋找運營合伙人的問題,但我給他的回答是——現在不需要找合伙人。

他很吃驚,說,你們最初做【緣創派】不就是幫創業者找合伙人的平臺么?現在怎么又說初創期不需要合伙人?我給他講了我們在這個事情上的認知,他覺得有道理,并且建議我把這個事情再專門說說,所以我今天重點講講這個吧。

創業者在剛開始啟動項目的時候,一般都不會有非常完備的團隊,甚至經常是一個人自己先干起來,這個是創業的常態,倒也沒什么可說的,所以很多人一開始創業的時候先想到的是不能自己一個人干,要多找些人來幫忙一起搞,這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需求,也是【緣創派】最初切入創業服務市場的初衷。

但就像一切第一眼看上去很美好的事物一樣,如果你剝開表皮,總是會發現更深層的不同結論,有時候真相就像是被剝開的洋蔥——辣眼睛!【緣創派】上線超過4年,我們看到的關于創始人與合伙人之間的真相,還是很辛辣的。

1、最牛的創業者,初期往往都不找合伙人,他一個人自己就搞定了大部分事情,越是能自己搞定起步期的創業者,越說明他具備更快速學習的能力,具備打硬仗的能力;

2、再牛的創業者,都會想找合伙人,因為懶惰是人的天性,創業者也不例外,他們總是認為可以找到一個合伙人,把某件事交給他,然后那位合伙人就可以把這件事做到比創始人還好,但往往事與愿違——只有創始人自己才最有可能把這件事做得比創始人更好——創始人恰恰是也必須是團隊中學習成長最快的那個人;

3、幾乎所有初創者在剛開始啟動的時候,都會對他們團隊中已經被定義為“合伙人”的那些人賦予了過高的期望值,如果創業成功了,他們早晚會發現,合伙人其實沒有起到他想象中那么大的作用,沒有達到對合伙人的預期,盡管他的合伙人已經足夠努力了;

4、絕大多數情況下,在初創期的上半程(最初的第一個18個月),創始人需要的只是一個緊密高效的團隊,那是最初很真誠的一起來創業的小伙伴,并不是看起來很專業背景非常好卻難以在業務中落地的所謂“合伙人”;

5、這輪過熱的“雙創”熱潮,把“合伙人”概念炒作到超越了以往任何時期的地步,但即使是經常被拿來舉例說明【合伙人】概念的馬云在做阿里巴巴過程中形成的所謂18羅漢,其實也并非是在初創期就被賦予了合伙人身份,除了這些人,還有好多人早期參與過馬云的團隊,只是大多數都沒能跟著一起走下來,而那十幾個堅持下來的人,通過在很多年的創業歷程中飽經磨難而始終不離不棄,同時個人的技能水平、眼界格局都有了極大的提高,這才成就了【馬云的合伙人】這個身份;

6、最早期的階段,創始人本身也未必就把創業中遇到的很多問題想明白了,這種情況下,若內部提拔合伙人,那人還不太可能有業績能說明其能力格局的提升,若引入外部挖來的合伙人,更是發揮不了什么作用,且成本還可能更高,所以早期階段不應該找合伙人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創始人自己都沒準備好;

7、按我【18個月創業周期論】的節奏來分析,我們把合伙人定義為人生中的婚姻伴侶可能更合適,那么一般人是在什么時候開始尋找婚姻伴侶并最終在何時才可能締結穩定的婚姻關系呢,或者說,創業公司是在什么樣的時間節點才需要找合伙人呢,顯然,不會是第一個18個月(0~6歲),甚至在第二個18個月(6~18歲)都還有些早,就算有這個想法,也只是先談談戀愛,大多數情況下也不能馬上就領證結婚,這么算下來,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合伙人這個角色其實是在企業發展的第三個18個月(18~30歲)才確立下來的,如此,那些一上來就要找所謂合伙人的創業者,是不是太著急了或者太懶了甚至是太浮躁了。

如果不在早期定義合伙人,初創團隊其實就還是簡單的大家互相認定為小伙伴吧,這個稱謂我覺得比合伙人更靠譜。

結論:

A、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先找一些能一起做事的小伙伴,就好;

B、初創期,創始人盡量要親力親為,多方面學習和鍛煉自己,把自身的能力大大提高上去,也為引入合伙人做些準備;

C、在公司業務發展漸趨成熟的過程中,多出去認識一些與自己業務相關的外部人才,或者在公司內部多多培養新人,在組織發展超過兩三年之后,開始比較嚴肅的談論合伙人這件事情,優先從內部選拔,慎重對待外部引入的合伙人。




關于我們

  • 【投緣幫】2016年初,我們推出的合伙制參股孵化體系,是一個針對早期創業者的社群,主要構成初創者+連續創業者+天使投資人,宗旨是“讓創業者幫助創業者”,目前每周吸收1~3名創業者加入。也有部分經篩選過的天使投資人加入。

  • 【路演360】2016年夏末,我們在運營【投緣幫】的過程中發現,路演可以幫助早期創業者更好的梳理自己的項目,并通過線下場景與投資者產生更有效的連接,所以我們開始運營針對種子期/天使期項目的路演活動,一般是在每周三的下午舉辦,每期6~8個項目,每個項目被要求在360秒之內完成闡述,而對參與的項目估值,我們一般要求不得高于360萬美金,最好是低于1000萬人民幣估值的種子期項目。下面這篇日記中有更多關于這個活動的信息。

    【路演360】怎樣在半年內打造出價值1000萬的線下活動品牌

  • 【創始人下午茶】每周1~2場的創業者沙龍,一般安排在當周的【路演360】活動之前或周四的下午,每次6~8位創業者參加,由一位或兩位投資人來主持。



把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把~

老王創業日記

自2002年以來,老王累計面基20000+創始人,至今保持每天與3~5位創業者 見面聊天的習慣。從2016年開始啟動【投緣幫】,請掃碼后留言,與老王溝通。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作者介紹

王翌

現任緣創派CEO,投緣幫創辦人。

奇虎360投資部創辦人。前IT圈知名記者,深入觀察早期互聯網生態的建立過程;面基過兩萬名創業者,作為專家顧問扶持數家創業公司/團隊的成長,數千名創業者得到其直接幫助。 投資項目:快用蘋果助手、PP助手、微播易、多聽FM、安卓壁紙、極客公園、刷機精靈、生日管家、螞蟻HR等。

国vA片在线观看|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黄A淫乱一级色片|九九爱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