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創業日記
第182篇
這是一篇欠了很久的小文,幾個月前曾經有一個知乎大V在他的公眾號上發了一篇文章講上海,大意是說在新經濟這一波上海已經落后了,顯然這篇文章引起了非常大的爭議,上海的很多朋友紛紛舉反例,力圖在輿論中捍衛上海的核心城市地位,而上海之外的大多數人則紛紛表示贊同,或者只是“呵呵”。當時有人跟我討論過,我也曾經說過要寫一篇我眼中的上海,但一直沒有時間,今天正好有空,就隨便寫寫。
記憶中我第一次到上海是做記者的那幾年,出差過去,好像是Intel主辦的活動吧,包了一個五星級酒店,安排得很舒服,當時我還是20來歲的小記者,對上海的第一印象因此就很好。
后來去得多了,與北京有了比較,感覺上海就是非常精致的一個城市,從生活氛圍,到工作環境,再到人,與之對應的,北京就是一個字:糙。。。。。。但其實我本來也就是個糙人,所以我一直覺得在北京生活得反而更愜意些。
2005年,作為最早在網上寫Blog的那批人之一,也是得了媒體身份的便利,我在行業里稍稍有了些知名度,也有了些人脈。彼時的北京,中關村的創業氛圍開始萌芽,web2.0那一波很多創業者都成了朋友。
上海當時有一位很著名的Blogger,王建碩同學,他來北京的時候,托了余波同學專程來報社訪我,我們算是筆友,第一次見面,相談甚歡,歡到什么程度呢?我跟他連續聊天10個小時(年輕真好),后來不過癮,大半夜的我把他帶到皇城根的南池子胡同,給他引薦了當年我最推崇的一位兄長——從福建來的蔡文勝。
那年代還沒有微博,互聯網也沒有移動起來,彼時的王建碩要遠比蔡文勝有名。那幾年,你如果在美國用Google搜索關鍵詞“shanghai”,王建碩的Blog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那時候很多老美來中國之前都要在jianshuo的blog里留言問問要不要穿秋褲。。。。。。
王建碩至今仍是我認知中典型的上?;ヂ摼W人的代表,很多對上海的認知,也都是建碩給我灌輸的,盡管后來我知道了,王建碩是河南人。
05年夏天,我在MSN上和建碩講,我要去上海出差一周,希望能約幾位一直在blog上有互動但從未謀面的朋友做一次小聚會,建碩就幫我安排了,而且他告訴我,上海那個圈子里之前好像還沒有過這樣的聚會,幾個人就只是為了見面而見面,但他覺得沒關系,至少招待我是一個理由吧。我跟他講,我們在北京,經常就只是為了見面而見面罷了,北京這個圈子,是這樣的,可能換到上海人的眼里,覺得這樣很無聊。
于是在一個涼風習習的仲夏夜,濱江那第一家星巴克里,我帶著一位上海的做律師的同學,與王建碩及其他幾位經?;拥木W友,見面了。
可惜,我一般在這種場合下,都不會搞什么合影,否則那照片放到今天曬出來,還是挺有歷史意義的——當天到場的人不多,一共不到10位,除了我和我的律師同學,以及組織者王建碩,還有一位當時正在做個人網站的家伙,網名叫阿北,他確實是自己一個人在做網站,這家網站的名字叫:豆瓣。另外一個很有個性的叫gary的家伙,也在做一個網站,叫土豆網,他還帶了一個做運營的小兄弟過來,他說他們公司50%的人已經都來了。另外有兩個大學生創業者,叫黃一孟和戴云杰,他們做的事情我更加喜歡,叫VeryCD,因為他們倆都來了,所以也可以說他們全公司的人都來了。我不記得當時橫戈在不在,好像不在吧,唉,真應該拍張照片留下來的,或者那時候我就應該寫寫日記,哈。
這些家伙湊在一起,話題好像就是blog、google、微軟什么的,我完全不記得都說了什么,反正大家都很高興,因為對于這些上海的創業者來說,這樣的聚會非常少。
我后來有問過建碩,為什么上海的兄弟們不喜歡聚會?他說,好像大家就是不習慣這樣吧,或者說,上海的職場文化比較務實,他當時覺得北京的“侃爺”文化比較務虛。
十多年過去了,我現在的認知水平當然也有了一點點提高,尤其對于上海的認知,經歷過2008~2009年給當時位于上海陸家嘴的啟明創投做了一年的顧問,以及后來到360負責組建投資部之后,去上海出差也非常多,我對上海的理解已經變了。
首先我想說,在互聯網這一波,上海遠遠落后于北京,這是一個事實,沒什么可爭辯的。
其實,北京的互聯網創業環境已經迅速達到國際top級水平,可以直接跟硅谷PK,上海沒必要非去跟北京比什么,也比不了。
我隨便舉個例子,2008年我在給啟明創投做顧問的時候,啟明總部在金茂大廈,我每周都要飛去浦東開周會,當時就跟他們提,是否會考慮在北京有一個辦公室?啟明的老板們說,可能會考慮吧。。。。。。過了好幾年,啟明才終于有了北京常駐的office,再后來呢,現在好像啟明創投在北京已經比較活躍了,上海的總部好像反而看不到什么互聯網的案子,當然因為啟明本身還投醫療科技,所以我也不了解內部現在什么情況,但看看這些年啟明投的案子,互聯網項目基本都在北京吧,如果業務在北京很多,那就不可能不在北京放較重的人力了。
啟明創投只是一個典型的美元基金的例子,我知道的這些年有很多原來總部在上海的投資機構已經徹底搬家到北京來了,而且這個趨勢還在繼續。。。。。。
投資人這個群體的動向還只是一方面,從創業企業的發展來看,就更明顯,老牌的三大門戶,新浪搜狐網易,兩個總部在北京,一個總部在廣州,與上海無關。到了BAT時代,三大巨頭還是沒有一個在上海的?,F在風頭正勁的TMD,全都在北京。其他幾個小巨頭,京東、360、小米,也都在北京起家。
我敢斷言的是,新經濟創新企業的趨勢就是越來越集中于北京,這個趨勢不可逆了。
原因是什么?我認為就是北京那特有的被當年的王建碩們所不喜的“務虛”。
上海的社交場景,普遍會比較功利,這是務實的,但也無形中減少了很多交流的機會。在北京,各種會議活動總是讓人不勝其煩,老實說,我也不是很喜歡參加各種為了搞活動而搞的活動,但我們必須承認,這些看似很務虛的聚會之下,為行業內的從業者之間快速產生大量的連接提供了機會。
在北京的行業活動中,你可以很容易遇到來自美團的、滴滴的、頭條的、360的、小米的,京東的、脈脈的、知乎的。。。。。。各種各樣公司里的人,而且這些人今天還是美團的,明天可能就變成了滴滴的,盡管兩家在積極備戰彼此敵視,但并不妨礙下面大量的人員交流甚至交換。
這就是創業公司文化的一種。
在上海,你很難見到,因為大家沒事兒不會出來,據說到現在也是這樣,上海的公司很務實,喜歡悶著頭兒各干各的。
還有一個小問題,上海似乎一直都沒有形成一個類似北京中關村這樣的創業公司聚集度超高的區域,按理說,上海的城區面積比北京還小一半,不應該如此分散,但可能就是因為上面提到的那種“務實”文化,所以大家也不太喜歡扎堆兒?
現在北京除了五道口這個傳統的宇宙中心,又出來兩個新的宇宙中心——后廠村和望京。
上海還有什么?
上海這種過于務實的作風,其實比較適合那些不需要資本強力助推,慢慢深耕的toB型的公司,尤其是以服務見長的——做產品也比較難,自從阿北帶著豆瓣搬家到北京,上海這么多年已經沒怎么聽說過有很好的產品經理出現了(這句話太得罪人了,哈哈)。
王建碩同學創業的百姓網,到今年已經第13個年頭,還在做,不管58和趕集在北京打得多歡實,建碩就在上海穩坐釣魚臺,呵呵。
如果上海能把整個江浙滬的資源盤整到一起,或許也是個機會,但現在看起來,杭州已經在互聯網這一波甩開了上海,浙江其他地方的創業氛圍還不夠,而江蘇各個地級市都有了自己的特色,各自發展起來,反過來是在分食上海的人才資源。
互聯網行業的馬太效應非常明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就了北京。因為北京的周邊幾乎就是創業荒漠,整個河北甚至直到河南也都沒幾所像樣的大學,各種行政資源及市場資源都被北京吃干拿凈了,新經濟不活躍,年輕人沒活力,有想法的都到北京漂著來了。
反觀上海周邊就不一樣,上海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就會把人才往江浙地區推,而江浙地區本來就有非?;钴S的民營經濟作為基礎,無論是南京還是杭州,也都有非常豐沛的人才儲備,而且江浙地區幾乎都是宜居城市,這也直接導致了上海無法形成在創業圈人力上的區域性壟斷。
這種馬太效應,在前面提到的行業社交中起到的作用還只是一方面,從另一個角度說,大量不同的成功公司都構建了自己的企業文化,這些企業之間彼此都有較大量的人才交換,也就是互相挖角和跳槽,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企業文化的多元交流,這本身進一步促進了行業的快速發展。
但這個文化交流只有在北京才能出現。
你在上海,根本找不到什么互聯網的大公司可以跳來跳去的,翻來覆去也就那么幾家,要么就都是游戲公司,文化都很單一??墒悄闳绻诒本?,每年都有突然冒出來的半大不大的公司,用不了幾年就變得很大,這個過程很有趣,也很恐怖。
如果你創業做一家公司,你會發現你的技術可能來自360、百度、頭條,你的運營可能是從知乎過來的,你的銷售和推廣也許來自美團或滴滴,是的,一個多國部隊!
當然,讓上海無法出現BAT和TMD的最大阻力,還有個最恐怖的存在——上海丈母娘!
一個北漂創業者,如果不買房,是很正常的,他覺得他還可以用青春去搏一下某個巨大的可能性。在上海,沒錢賺,就別談理想了。
但互聯網的創業,這些新經濟模型的公司,恰恰是需要前期巨大長期的投入和持續的積累,才可能在中后期顯示出爆發的潛力,而對于那些短視的只盯著眼前利益和當前可見現金流的傳統商人思維,這是他們完全沒有認知的一種套路,很不幸,這種傳統商人的思維在今天上海的創業圈子里也是主流。
不寫了,此后省略5000字!
今天是高春輝的生日,我要去跟他和幾位兄弟聚聚,你看,北京的圈子就是這么喜歡沒事兒瞎聚會,挺好!
接下來給我自己打個廣告
老 王 在 招 人 !
你想創業實現人生理想?
你想踏入神秘的風險投資圈?
你好奇商業帝國在剛剛誕生是如何邁出蹣跚第一步的?
加入我們,一起奔赴最殘酷的創業第一線!
#公司名片#我們干啥的
【緣創派】13年4月網站+APP上線,致力于服務初創期互聯網創業者,現已成為超大型的創業社區,擁有10萬+創始人、40萬+合伙人和5000+投資人用戶;
【投緣幫】以“讓創業者幫助創業者”為宗旨,形成一個機構合伙人+互助型學習社群+在線孵化平臺,200位創始人已經加入我們,公司的使命是陪伴他們的創業之路。
【路演360】只為種子+天使輪初創項目提供的免費路演平臺,與業內各家投資機構及天使投資人保持長期密切合作。目前已舉辦60+期,服務300+創業者,400+投資人。
備注:我們是一家很低調不喜PR的創投服務企業,去年已完成千萬級 pre-A 輪融資,股東數十人均為頂級投資人。好奇的話只能你自己來感受下咯~
#創始人名片#跟投資老炮看創業
王翌,緣創派創始人+CEO,天使投資人,連續創業者,奇虎360公司戰略投資部創建人。早期創業及投資領域有15年以上經驗,直接參與過百個項目投資。直接面基2W+名創業者,其中數千名創業者得到他的直接幫助,使命是幫到更多的早期創業者。
另外:其他4位創始人在財法、人資、產品、投資等方面平均都有15+年的工作經驗哦,且在各大互聯網企業任職過有廣泛的人脈。偷偷告訴你他們都超級nice,非常愿意教帶新人。
#求賢若渴#歡迎牛人來挑戰
你要做的事:
1、像獵鷹一樣,在人海中精準搜尋到優秀項目的創始人,并建立鏈接;
2、像醫生一般,摸著行業的動脈,對項目進行全方位探索和分析;
3、像摯友一枚,陪伴創始人度過艱難時光,共度難關;
#崗位安排#只要真心喜歡崗位什么的無所謂
投資經理、投資助理、新媒體運營、社群運營、產品經理,都在招哦~
說明:全職、兼職、統統都可以嗷!
我們大力支持小伙伴公司內部輪崗哈!
#什么門檻#標準從來攔不住人才
1、年齡在20-30歲之間,學歷不限;
2、表達力強,邏輯清晰,勤快好學,有洞察細節的能力;
2、對未知的世界有無窮盡的好奇心,愛好廣泛,樂于鉆研;
3、對創業和早期風險投資有熱情,有過相關經歷加分加分加分!
#福利和挑戰并存#抓得住都是你的
每天直面不同行業領域的商業項目;
和各式各樣的創業者&投資人交朋友;
跟隨一個創意想法到實施落地,看著它死掉或者壯大;
更提供五險一金、租房+交通補助、不定期團建等福利;
就看你能不能贏得我們的認可咯!
#還不撩我?#來確認眼神,你是不是對的人?
【聊聊唄】加微信 15901126219,和要帶你的小姐姐直接開聊
PS: 正確打開方式=一言不發甩簡歷!
【在這里】鼓勵踢館,朝陽區廣順北大街5號融創動力產業園B座北側三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