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學費潛規則:論牛逼天使投資人的養成

老王創業日記 - 投資策略   |   2019-03-15 全文4828字 5圖 預計閱讀時間:14分鐘

老王創業日記

第250篇

先祈禱,愿新西蘭恐怖槍擊事件中的逝者安息!今年春節就是在新西蘭過的,非常喜歡那里,愿上天保佑新西蘭和那里的人們,盡快恢復安寧平和。

這是第250篇創業日記,18個月前,我寫的第112篇日記《天使投資是種地的,VC是打獵的,戰略投資都是養豬的——說說投資的商業模式》,當時在朋友圈里的投資人朋友多半都看到了,經緯的張穎老板給轉了一發,帶來不少流量,但當時其實還是有很多東西沒來得及講太細。

天使投資這個細分領域以及天使投資人這個群體,在國內的歷史要遠比大家認為的更久,比如,大家公認的呂不韋是中國第一個知名天使投資人,這已經是兩千多年前的事了。

雖然個人天使投資行為在商業領域的存在遠比風險投資機構(VC基金)的歷史要久遠得多——但很可惜,天使投資被曲解的程度在現實中卻要遠甚于風險投資,比如下面這個事實,有多少人知道?

硅谷曾經有過一個統計,前幾年我看到了,看了之后很傷心,他們說,天使投資整個行業的收益率。。。。。。是負數!是負數!是負數!
王翌,公眾號:老王創業日記天使投資是種地的,VC是打獵的,戰略投資都是養豬的——說說投資的商業模式

市面上有很多開班授課的各種奇葩“天使投資學院”,說實話都是花樣割韭菜的,在上面講課的人往往對天使投資的認知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卻號稱可以在兩三天里教會那些土豪們成功投出動輒百倍回報的天使投資。

雖然他們不太懂投資,卻總是可以從那些幻想自己可以成為優秀天使投資人的學員身上收割到不菲的盈利,一期辦下來經常能收個幾十上百萬的學費,這比做天使投資來錢可快多了。

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那些給別人傳授如何做天使投資的講師們,有幾個人真正自己投過100個項目?別說上百,獨立投了超過20個的可能都沒幾個吧,我說的是真正的親自下場投,不是跟著別人玩的,是自己主動找到創業項目,自己獨立判斷做決定的那種。就算要合投,也必須是自己判斷過并且在其中占的比例不能太小,那些參與線上散戶眾籌平臺的可不能算。

這幾年來,我接觸過很多想做天使投資的人以及自認為已經入門的所謂天使投資人,但嚴格來說,很少有人能稱得上優秀天使投資人。天使投資這種極考驗實戰經驗的事情,怎么可能通過幾堂課就學得會?就像真實的創業與沙盤推演之間,那差得可不是一點半點了。

下面是我剛剛用Excel表格排出來的一個天使投資人的進階路徑,大致分成了四個階段,各位可以對號入座。

我曾經跟很多人講過我對天使投資人不同段位的看法:

1、自己直投5個項目,算是剛得到一些基本認知,還不知道什么是輸贏;

2、投到20個項目,是為入門,大抵會知道什么是“輸”;

3、投夠100個項目,方知道什么是“贏”,才有機會進入“持續贏家俱樂部”。

你看,我用的詞很克制,投夠100個也只是有機會持續賺錢而已。

今天市面上大部分所謂的天使投資人,其個人主導投資過的項目數量都還在20個以下,說白了,就是還不知道那個“輸”字怎么寫呢!

可為什么我們看到的媒體里經常宣傳某某天使投資了一個什么項目賺了多少倍?這個答案其實是投資人這個圈子里心照不宣的一個系統性Bug——其實在天使階段所謂賺錢的案例都是靠運氣。

只不過,有一個賺到了就確實可以出來吹吹牛逼,而且人家這個牛逼總是可以吹很久的,甚至可以吹一輩子,但若你等著看這人是不是還能投出第二個、第三個賺了那么多倍的項目,就會很失望的發現,基本上就沒有然后了。

類似的例子,在流行樂壇很常見,有很多靠一首歌火起來就再也沒有第二首成名曲的流星式歌手——你們還記得龐麥郎的滑板鞋嗎?那你知道龐麥郎還有哪些歌火過么?我再問你,黃家駒的歌,有哪些非常流行?當年龐麥郎突然火起來的時候,至少有那么一段時間,他的風頭肯定是遠遠蓋過后者的。雖然家駒離世多年,但Beyond的經典曲目至今在卡拉OK里還被經常點到,可龐麥郎現在看起來就似乎從來沒出現過。

其實,在任何領域要想達到登峰造極的水準,沒有個十年以上的積累,怎么可能做到呢?就像賭場里,新手入局往往都會贏上幾把,但你要讓他以后天天都泡在賭場里,他肯定是輸到褲子都沒了,想當賭神哪有那么容易!

我在上面那張表里,列出來的是一個投資新手從入行開始,需要經歷的幾個不同階段,從心態到認知,都是要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投資數量的不斷積累而逐漸遞進的。

我從2008年入行從事早期互聯網項目的風險投資,也是從最初很二逼的懵懂狀態,再到創立360投資部時比較傻逼的跟老周配合四處亂投,終于進化到現在以創業者身份行天使投資之實務的苦逼修行階段,但我還是覺得離牛逼還有好長一段距離。

時至今日,我越來越發現對所謂“投資技巧”的研究是一個很淺的話題,但是對“運氣”的理解卻越來越值得深入探討,我們常說,運氣總是垂青某些人,換一個更容易接受的說法就是,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可是,當機會真的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過去這幾年,有很多朋友都來找我聊如何做好早期投資這個話題,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行業中已經有過多年經驗和完成了初步資本積累的個人天使投資者,也有一些投天使階段的機構投資人,我發現個人天使都更想跟我討論投什么,我認為這都是戰術層面的問題,而機構投資人往往討論的是策略層面的事情,也就是說,要怎么投。

投什么和怎么投,這是完全不同層次的兩個話題。

現在如果你問我投什么,我會說,不太確定,不過可以看看電子煙(去年我就說過電子煙很有錢途社區新零售,追風口還是很容易的吧。當然,今年也可以把AR/VR撿起來再看看,5G可能對這個領域有一些助推作用,當然,繼續看出海,大概也不會錯。

但如果問的是怎么投,我會建議你盡快投,在2019年至少恢復到2016的投資速度,因為資產標的現在估值還不是很高,但可能隨著資金盤的緩解,明年熱度會大幅攀升,那時候的資產價格就不合適了,創業公司現在的估值不算高,想投就多撒一點出去,明年正好讓后面新進來的資金接盤!

我不是對未來有什么見解,我只是見過近二十年的歷史。我也不只是在那里看著,我還沖進去干了十年。

一個優秀天使投資人的認知和思維邏輯是如何建立起來的?看書?上課?聽大佬布道?去得到知識付費?都沒戲。

天使投資是一個運行得非常不標準的行業,在這樣的領域,要想精進,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大量練習!

所以,要想成為牛逼的天使投資人,在機會到來之前,你要做的準備就是大量的看項目,大量的投錢!

所以我在上表中列出來的就是那樣的數字——只有長達十年以上的不間斷連續投資,累計投資標的超過100個項目,你才有機會真正理解在這個領域如何成為可持續賺錢的贏家。

有第三方統計過,TMT領域最終成功IPO的那些公司,自創立到上市平均需要10年時間,這已經是一個比傳統行業快得多的節奏。那么作為一個項目的天使投資人,要分享最終的高額回報,你平均的退出時間也不太可能很短吧,如果是A輪B輪就退了,運氣好的話,可能真的就是兩三年時間就可以,但你能賺的倍數就要被大大的降下來了。

比如我們最近有一個項目就在談退出的事,雖然我也不想這么早就拿回報,但因為我們自己也缺錢,就沒辦法,只能在B輪之前退出來一部分,雖然算下來不到三年也有近10倍的收益,但我還是覺得遇到這樣的選擇就是很苦逼。至于剩下的那些份額我可不想再退了,我還是打算等到他們IPO或者賣掉的時候再跟團隊和其他投資人一起退出。

所以,凡是那種剛入行不到兩年投了幾個項目就覺得自己已經很牛的家伙,我在這里給貼的標簽都是“二逼”。至于已經做了三年以上,投了十多個二十來個項目的,算是開始入門了,如果運氣好,已經可以遇到至少一個比較不錯的退出,拿到回報,在經濟形勢好的年景,沒準兒這一個項目的退出就拿回了所有投資成本還有盈余。

比如我們這次要退出的那個項目,是我在2016年春節后投的,這次我沒全賣,還留了一部分股權,但是等這次的退出款到賬后,我就不用考慮自己公司融資的事情了,我能贏回所有之前的投資成本并且還有更多收益,這樣的事情其實我一點兒都不覺得有什么可興奮的。

一個宏觀經濟周期的起伏就是7~8年,入行5年也就意味著你一個周期都還沒跑下來呢。如果你正好是在牛市啟動前入場,投的項目在牛市巔峰期退出了,因此賺了20倍,那又有什么可值得自豪的?我可是在最熊市退出,還賺10倍,我都覺得很丟人很無奈!

一旦入這行超過5年,你會發現你進入了另一個狀態,在前兩年你覺得好的項目,現在你突然會產生深深的懷疑,在之前被你堅決否定的項目,卻一個個跑成了黑馬,甚至有的成了獨角獸,以至于你終于發現也許自己入錯了行——但顯然已經晚了,你在這行干了超過5年,只有咬牙繼續堅持下去了。

有人說創業是修行,做投資又何嘗不是?

修行的好處就是,只要你持續,就可以不斷精進?,F在傻逼也不要緊,等再苦逼幾年,最終還是有機會變得很牛逼的。

我用數據來分析一下。

天使投資整個行業的平均退出率是不到5%的,而這些退出的大部分其實都是在C輪之前就逐漸退出來,能堅持到IPO的項目本來就少之又少,而天使到那時候才退的份額更是非常小,所以在一個項目中,天使投資人在扣除交易成本后還能賺到20倍的就非常少見了。

還是舉個栗子:某天使投資人在一個初創項目估值1000萬人民幣的時候投資200萬20%,然后項目在之后的5年內經歷了preA輪、A輪、A+輪,B輪、C輪融資終于走到2億美金估值,這時候C輪的投資人愿意從天使投資人手里回購其持有的全部股權讓天使投資人退出,可是因為中間的幾輪持續融資,天使投資人的股權比例已經從20%稀釋到8%,并且因為是轉售給新投資人,出售的標的估值要再打個折扣,所以實際上最多只能按1.5億美金的估值去賣,那么8%換回來的就是1200萬美金左右,換成人民幣大約8200萬,扣除之前投資成本200萬,投資所得凈利8000萬人民幣,交完稅,可能就剩下6000萬人民幣了,30倍回報看起來不錯?但這是非常完美的情況啊,實際的狀況可能是天使投資人在A輪B輪已經先賣了一部分,而且能走到2億美金估值的項目,每年能有幾個?所以最終的實際收益估計連10倍都沒有,你們說那種認為天使投資能賺錢的想法是不是挺“二逼”的?

運氣不錯的情況下,我們投20個天使輪,在之后的3年內完成至少兩個10倍以上的退出,這時候應該是不虧的,再多等等,也許還有更多收獲。但無論如何,一個剛剛從事天使投資幾年的人就認為自己一定能持續賺到錢,那肯定是因為無知!

除非,你堅持早期投資超過了十年,跨越了兩個經濟周期的起落,并且以超過100個真實案例的大量實踐來不斷磨練自己的心志,那么你可能終于會發現,對于“贏”,你會有自己的一套“算法”,這套算法在偶然遇到一兩個成功退出的時候還是不可能總結出來的,而一旦你的投資總量超過100個項目,在十多年的長周期里,你是有機會遇到10個以上退出機會的。雖然行業的整體退出率不到5%,但如果你做了十年并且累計投出100個以上的項目,你的退出率很可能會高于行業平均值兩倍以上。

盡管如此,在大多數情況下,運氣還是最重要的那個決定性因素,沒有之一。

所以最牛逼的天使投資人,一般心態都特別好,也不去四處吹牛逼。

一年前我去找吳世春,他很謙虛的問我,你怎么看我們這樣的基金?市場上很多人覺得梅花做天使投資太激進,他說他的計劃就是每年投80~90個項目,我說那非常好啊,這有什么疑問么,這就是最好的投資策略,投早期,就得這么干!

早期經緯和險峰做大量投資布局的時候,很多大機構也不看好,覺得他們把投資的門檻降低了,可是今天看回去,當時那么做就是對的,畢竟投天使這個階段,一年如果只投十幾個項目,你的團隊根本就練不出活來。

我相信做投資也是需要強調戰略級思考的,所以現在看梅花、英諾這樣的早期機構,三五年就能投三百個項目,等過些年也有機會成為很牛逼的平臺。

不交學費,就想畢業?

我學習做投資這十年,交過上億學費,也才剛入門。

感謝互聯網,感謝時代,感謝運氣,感謝十年前的老東家啟明創投,感謝前老板周鴻祎、齊向東、姚玨,感謝360那幾年借我花掉的上億學費。










把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把~

老王創業日記

自2002年以來,老王累計面基20000+創始人,至今保持每天與3~5位創業者 見面聊天的習慣。從2016年開始啟動【投緣幫】,請掃碼后留言,與老王溝通。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作者介紹

王翌

現任緣創派CEO,投緣幫創辦人。

奇虎360投資部創辦人。前IT圈知名記者,深入觀察早期互聯網生態的建立過程;面基過兩萬名創業者,作為專家顧問扶持數家創業公司/團隊的成長,數千名創業者得到其直接幫助。 投資項目:快用蘋果助手、PP助手、微播易、多聽FM、安卓壁紙、極客公園、刷機精靈、生日管家、螞蟻HR等。

国vA片在线观看|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黄A淫乱一级色片|九九爱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