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創業日記
第251篇
周五開始要去辟谷,上完周末三天的課程,下周還要來上班,但是就開始每天不吃飯的一段日子了,希望這次可以把已經有一點高的血壓給搞下來。
先把流水賬鋪一遍,咱們再說說風水的事兒。
周一下午,之前【海丁網】的創始人王杰文來給我送一段耶魯大學的視頻,他從望京過來,拿個U盤,copy了一個幾百兆的文件給我。起因是我兩周前在朋友圈里看到他講到一個內容很好,是關于教育的,當時我說很有興趣看看,他就把文件整個copy下來了。
海丁網是很早就切入人才服務領域的,在微信剛剛推出公眾內容平臺的時候就做了訂閱號,那時候有20多萬粉絲,算是最早一批toB的服務中的大V號了,在那個時期是微信全網公眾號綜合排名進TOP100的,不過這個項目還是沒有最終找到更好的發展路徑,逐漸失去了先發的優勢。
不過王杰文這個人倒是很有韌性,他后來也賣房創業了,現在準備啟動一個新的事情,還在籌備中。我以為他還在做海丁網,他說之前的事情只能先放下。
更晚的時候,約了之前老鷹基金的金睿過來坐了一會兒,她是Livid的小師妹,我把她和已經移居美國的Livid重新連上線了。她說,凡是能跟Livid聊得來的人,應該不會太差,所以就過來看看我這邊是做什么的,哈哈。
我告訴她,這個圈子里最早認識到Livid的那個人就是我啊,那時候Livid才19歲,后來他做V2EX之初,我們還討論過好幾次,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沒想到中國也會出現這樣一個由年輕極客創辦的極具理想主義色彩的技術型個人網站并一直發展到今天。
周二上午去國貿那邊辦事,回來的時候,宗小美在辦公室等我,不過她不吃午飯,我就只好讓丁丁給我定了一份吉野家的雙拼。
這次見到的宗小美,更落地了,算下來【漾一】這個項目已經兩年,我覺得應該會正好在36個月的時候能跑出來,所以今年她的壓力還是不會太小,但她的成長速度應該會更快。
照例聽她先倒一點兒苦水,然后再看她用越來越理性的思考來自我療愈——我覺得每個人加入【投緣幫】的原因都是不同的,宗小美就是把我們總舵當另一個娘家,覺得累了就回來,每次總是以吐槽開始,幾個小時后就滿血復活回去繼續加班。
之前每次跟宗小美聊,都更多的是在聽她講業務邏輯,她講的時候又比較啰嗦,雖然現在比以前強了不止十倍吧,我還是跟她說,下次爭取5分鐘把事兒給我講清楚——當年的叢紋弨也是從羅里吧嗦的講倆鐘頭才理出頭緒,到后來的見面5分鐘就能給人講得特明白,這個能力是優秀創業者都必須具備的。我想說的是,宗小美,加油吧,現在你已經只需要15分鐘了,再縮短3倍就可以了。
那天因為忙著寫第一期的【快報道】,就留二娟跟她繼續聊了聊團隊的管理問題,我提醒她,要快速把中層帶出來,這樣她明年就有機會能喘口氣,想想如何讓公司成長到100人以上規模的一些更遠的事情,否則總是陷入在業務細節中,就一直拔不出來。
【漾一】的團隊大約是幫內這些創業者們能看到的最年輕化的一支隊伍,平均是95年的,太年輕了,我都不知道管理這樣的團隊需要有什么要注意的,宗小美倒是有自己的一套,現在主要靠個人的魅力和這件事的靠譜程度來帶著團隊往前走,不過我也提醒她,是時候去提前物色和提拔一些90年左右的小朋友了。
周三上午,侯剛過來跟我討論募基金的事情。這是兩周前我們見面碰出來的議題,他覺得我們應該可以搞一支基金來專門投早期項目,這個跟我的想法倒是不謀而合。不過自我從360投資部離開這5年來,風險投資行業發生了很多變化,我們這個創業平臺自身的發展也不斷在超出我的預料。
對于募基金這件事,我一直都有些猶豫——確實現在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整個一級市場有大量的質優價廉的項目標的出現,盡管資產價格仍不算很低,可是跟前些的年火熱的行情相比,現在入場的成本顯然低了很多。不過我原本的思路還是用投緣幫這個平臺來重構天使投資這個市場,糾正VC機構天使化的一些問題,所以募一支VC基金一直是我內心中比較排斥的,現在也許這個心態的變化就是被市場中大量的潛在機會給誘惑到了?
但是想得再多其實也還是架不住想干,還是先開干再說吧。
我們花了不到一個小時理順了思路,準備把基金募集的規模放在8000萬以上,我心里的底線是如果不到8000萬人民幣的盤子,這件事就算了。
侯剛這家伙從百度出來再到360,也積累了一定的行業人脈,我們先試試配合一下搞個小盤子,反正我這邊的初期準備已經有50%,管理團隊和項目池都是現成的,跑一圈看看,如果整個市場還是比較難接受,我們也不能強求。
今天跟幾個股東也打了招呼,我的判斷是,窗口期就一年半,在2021年到來之前,我們入場還是有機會的,錯過這一波節奏,我就要等下一個資產低谷期,也沒關系,我們倒是等得起。
周三中午,【金草中醫】的郝力從深圳飛來北京,直接到總舵來跟我們聊天。幫里其他幾位經常跟郝力在線上互動的家伙也跑過來,我聽他們聚在一起給【投緣幫】吐槽了好一陣子,頗有些收獲。中午他們一起去吃了飯,我則留在辦公室里碼字兒和接待后面來訪的幾位創業者。
因為是周三,慣例的【路演360】還是在總舵這邊舉行,已經是第106期,這次有兩個項目還是從外地趕來的。
我對其中做無人機農藥噴灑服務的【龍哥打藥】很有興趣,不過我建議他們改名叫【飛龍打藥】,以后可以升級品牌為【飛龍農服】,取飛龍在天之意。而且,原來的名字看不出跟無人機有什么關系,但用飛龍來做品牌標識,又大氣又直接,這個品牌去聯想到無人機就更順暢了。
春節前剛剛入幫的小兄弟梁斌來了總舵,準備做兩周的“創業實習生”,他的【神么工作網】定位是服務于小鎮青年的,不過因為是把這些年輕人做勞務輸出到外地,所以這個業務做到頭兒也不是特別大,所以他需要尋找到更好的發展路徑,來總舵做創業實習生就是來找靈感的。
今天是周四,早晨十點鐘約了【海貝資本】的兩位合伙人過來聊天,他們對天使投資這件事的理解和熱愛程度是這些年里我遇到的機構投資人中較為少見的,所以上午聊得非常投緣。
今天新入幫的【大跑堂】創始人程信陽,也來坐了一會兒。這是一個多年深耕在餐飲行業供應鏈上的連續創業者,每次創業都是上千萬的投入,也取得過不俗的成績,所以總是有行業內的人愿意持續投資他支持他。于是我也讓丁丁籌備采訪他做一期【快報道】。
今天劉東東從天津趕過來了,到總舵的時候是下午一點多,我一邊吃盒飯一邊跟他聊了聊近況。去年6.1幫里組織登泰山,我給他定了一個團隊規模要翻倍的目標,他早就完成了,而且同時把整個公司的收入提高到持續盈利水平,他做事真的很穩。
我給他分析了一下MCN整個行業可能的一些變數和接下來可能的突破點在哪里,通過他對行業的了解,我們也判斷了一下他們在整個市場中的準確定位到底在什么位置,結論算是冷靜中有一些驚喜吧,可以說他做的業績超出我的預期但又未達我對整個市場判斷之后的更高期望,所以還是明確接下來繼續在之前已經跑通的基礎上把規模再多翻幾倍出來看看。
MCN有沒有可能獨立成為某種新的次級平臺呢?還是要一直寄人籬下做平臺的下游給大公司輸送商業價值?這個問題今天看起來是一個比較悲觀的答案,但我最近在體驗易學于生活中的一些實例,所以很快就認定,在這種看似無解的地方,也應該蘊藏著更大的顛覆性機會,只是還需要行業繼續往前發展幾年吧。
而且,我跟劉東東講,也沒有必要在這么早期就限定了你是做什么的,沒有人規定你就一定要做某個垂直品類的MCN,我在這個初創團隊身上看到的是快速學習能力和堅定的執行力,這兩點能同時具備,就已經至少是百里挑一的創始團隊了,劉東東具備這些能力,其實也就已經跑贏了99%的初創者,夠用了。
現在這個團隊只有不到20人,在天津窩著,旗下卻有累計數千萬粉絲的視頻博主覆蓋能力,從最初切入視頻領域創業到現在也才不到兩個18個月,如果能成長到100人的團隊呢?覆蓋億級別的粉絲應該是絕對OK的,另外如果單是從人效來看,他把天津團隊的人效已經做到超過北上廣深的很多一線創業公司,這也是我認為創業者值得關注的地方。
好了,今天的流水賬寫了3600字,接下來該給潘石屹潘大爺壓壓驚了,咱們說說風水問題吧。
望京SOHO這三棟樓確實挺奇怪的吧
前兩天,潘石屹把【神棍局】給告了,我之前也看過好多神棍局的帖子,說實話,他們還挺敢寫的,啥都敢說,所以在成為被告之前就被封號了,我覺得也不冤枉。
關于“風水”,這東西就是信的也就信了,不信的你說啥也不可能信,就跟中醫一樣,所以我今天本來是不打算冒著封號的風險去噴老潘的,萬一被告就火大了。
先講講我的認知。
首先,在我的邏輯里,風水就是環境學,甚或可以更細分的叫做“環境心理學”。我記得之前在知乎的專欄里寫過一篇關于企業風水的文章,后來把知乎專欄廢了,全搬到微信這邊來,那篇文章好像我沒copy過來。
環境當然是對人的心理有影響的,無論你是否承認,環境對人的影響在很多時候還是很明顯的,如果按我的邏輯,把風水二字替換為環境心理學,你會發現這玩意兒不是迷信,還真是挺科學的。
比如,霧霾對北京的風水就是非常大的一個影響!想象一下,在PM2.5爆表的日子里,方圓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兩千萬人心情都非常郁悶,這風水能好么?
所以我呼吁北京市政府,為了祖國首都的風水,請認真治理霧霾!一定要把這個問題的高度拔到國家社稷的層面,丫們才能認真對待吧!
我之前在知乎上那篇文章講的是,酒仙橋這個地方,我為什么覺得風水是有問題的?根本就不用學風水,我都知道它有問題!尼瑪一年365天,有360天都堵車!我當時在360上班,眼看著公司大樓就在眼前,卻要一米一米的把車挪過去,360米的路能走36分鐘,你說這地方風水好我打死都不信!幾千人每天走進公司大樓的時候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工作效率能高么?客戶聽說要來酒仙橋,首先想的就是會堵在樓下半小時,你覺得這公司業務能發展好?
所以自從360搬家到酒仙橋之后,就越來越走下坡路了,你說這是不是風水的問題?但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我覺得接下來360的發展可能否極泰來,為啥?之前著名的堵死點大山子路口去掉了一個行車方向,擁堵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而且這附近有一個14號線的地鐵站,之前一直沒通車,這幾年貫通了,逐漸會好起來——再也不會有員工因為每天上班堵心而跳槽了!
另外從易理上看,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就是有漲有跌,360走了幾年霉運之后,還是有機會再起來的,無論是企業市場、安全市場還是老周之前講的IOT之類,更別說人工智能大數據這些360天然就有優勢的領域,老周還是很有一些實力的,或許被人看衰的今天就是在不斷蓄勢的過程而已。
先不給360算命了,我們來看看望京SOHO這次的事情吧,我也不知道潘石屹這回哪根筋不對了,要去告一個小小的自媒體。本來遇到這樣的事情,最好的策略就是完全不理,反正任何一個自媒體爆款文章都很難超過36小時熱度,潘大爺要是實在忍不住了,自己隨便炮制個緋聞什么的把頭條搶了,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結果老潘倒好,把人給告了,這下爽了,吃瓜群眾都等著看續集呢!
我有一個大招兒,不知道老潘會不會用,說出來也很簡單,你一個房地產大老板那么有錢,直接扔幾個億出來把望京SOHO里的創業公司挨個投一遍,不光不會虧錢,還能賺到——首先是關于SOHO地產的風水危機不攻自破,其次呢,這些公司有了錢,你老潘賣房子更有保障,左手錢投進去,右手你就收回來了,但那些創業公司的股份可也就白給你了!
說實話,現在資本寒冬下還能挺在望京SOHO里面的創業者應該都挺抗凍的,估值也不會太高,老潘要真能聽我的,投完這一票,過幾年沒準兒還能收獲好幾個上市公司??!你要不知道投哪些好,我給你個建議,里面好多360系的創業者,我認識不少前同事都在那邊創業,發展最快的像APUS這種,肯定能上市。
聽說當年老潘在搜狐股票賺了一大筆,還順帶賣了張朝陽一個人情呢,怎么這十多年過去,咋還越老越糊涂了?
最后再吐個槽,望京SOHO地面的風水咋樣我不管,但你家那個地下停車場建得可實在是不咋地!每次去望京SOHO我都不敢開車,因為車停進去你再從樓上下來的時候,沒個半小時連車都找不著,好不容易找著車了還得花10分鐘才能開出來!
就沖望京SOHO這個坑爹的停車場,呵呵,也就是咱360這種公司出來的創業者命特別硬,一般人哪兒壓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