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失敗創業者,請問你,是什么垃圾?

老王創業日記 - 創業者復盤   |   2019-09-11 全文4270字 7圖 預計閱讀時間:12分鐘

老王創業日記

第268篇

上個月連續出差兩周,從長沙到廣州、深圳再到上海、蘇州、南京,月底回到北京,總算是趕上8.30的【開飯日】,走這一圈的效率比在北京高些,見到幾十位新的創業者,還有幾位多年沒聯系的老朋友。

回到北京之后,節奏總算是可控的,但也沒時間更新日記,直到現在。

出差的兩周節奏非???,倒也頗有幾件值得記錄的小事。


首先是我在廣州見過的兩個90后,都是很值得關注的年輕人。

一位是去年創業失敗后,加入了一家影視動畫公司,是我跟海榮一起吃飯的時候他給引薦來的,小朋友非常有意思,行業經歷也算是很豐富的,吃完飯,我說,以后你再創業的時候一定記得先來找我哈!

另一位也是從一家北京的創業公司中出來南下廣州的,93年的小女生,當年在北京那家我投過的公司里還是個實習生,到現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已經成長為一家細分場景下的C輪公司的中堅力量,可以自己帶30多人團隊打硬仗了。我跟她講,現在她這家公司有機會做到100億美金市值,所以建議她再安心鍛煉幾年,按這個節奏,不到30歲,她就妥妥的是一個大公司高管。我希望將來她出來再創業的時候我還能幫上一點忙。


在深圳,我們辦了一場【路演360】,之后的一個中午,我特意攢了一個飯局,把幫里幾位年輕的小伙伴拉上一起聊了聊電子煙,而晚上參加的另一場麥剛的飯局,也有他投的做電子煙的項目,所以,那天我吸的煙量實在有點兒過了。。。。。。

電子煙這個行業,我估計很快要出問題,雖然我對這個行業的長期趨勢還是非常非常非??春?,但你們看看下面我畫的這張圖就明白了,現在真的有問題。

這就是行業現狀,VC們砸了大把銀子進來,投給創業公司,希望能砸出一代新的消費品牌。但這些錢主要就是拿去跟上游的工廠買產能,再轉頭跟下游的渠道去買用戶,這樣肯定是持續不了多久的,長此下去,獲客成本越來越高,供貨成本也越來越高,那這個行業到底是賺誰的錢呢?

toB?toC?toVC?

眼看著,又有一大票投資人要受傷了。


8月的最后一周,我到了上海,這次住在浦東,因為約了【Ping++】的創始人金亦冶。

認識小金是因為他發的一篇在朋友圈刷屏的文章《在贏之前,你要先學會輸幾次》,我在下面留言說,這是我很久以來看到的唯一的一篇可以說是100%認同的由創業者所寫的文章。

因為看到他這篇文章中提到了朱嘯虎,我以為【Ping++】是金沙江投的,就去找朱老板,跟他要金亦冶的微信,不過很尬的是,朱老板說他們不是【Ping++】的股東,但他有金亦冶的微信,所以就順手推給我了。

我加了金亦冶的微信,然后到上海的當天晚上就在他家附近跟他喝了個茶,聊了三個多小時我們才打道回府,自然,這三個小時是一見如故的海聊。

隔了一天,到周二的上午,我又去了【Ping++】的辦公室,給金亦冶和他的核心高管團隊講了我的【18個月創業周期論】,這應該是我第三次給一個團隊的核心管理層講這套方法論。

金亦冶是個非常非常聰明的年輕人,他很快就掌握了我這套方法論來為他們的前五年創業歷程做復盤了。

從節奏上說,【Ping++】已經迭代進入了第四個18個月,盡管中間也有各種彎路繞過,但現在我看到的是一個非常有錢途的團隊,應該還是處于爆發前的一個持續積累階段。

或許小金同學自己也未能意識到這一點,其實我見過的團隊確實可以說是海量的了,所以我有機會把我見過的創業者進行橫向對比,我覺得金亦冶作為一個初次創業者,在他未來的幾年中,是配得上十位數身價的。

這次上海之行,最大的收獲應該就是跟小金同學結了個緣,順便完成了我的一周任務——我之前在《500天見100人,連接1000億價值,我的18個月小目標》這篇日記中提過要每周見一個身家上億可調動10億級資源的人,金亦冶可以算一個。

跟【Ping++】團隊的溝通,還讓我有一個額外的收獲——之前我在愛爾蘭旅行的時候一直在思考,面向A~B輪階段、50~500人團隊規模的創業型組織,我們【投緣幫】可以做什么樣的事情來幫到他們?

在【Ping++】這里我找到了答案,接下來我們將嘗試以一個外部合伙人的角色來賦能創業團隊,只不過針對這個已經不能算是初創期的階段,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幫助創始人成長,更要考慮去為其核心高管團隊的成長尋找路徑、工具和方法論。

在上海,我還跟【螞蟻HR】的黎陽談了這個想法,他也覺得這是值得探索的業務新方向,作為我五年前在種子輪投的項目,黎陽當然也愿意做我們的第一批小白鼠。


這一次從上海去了蘇州,住了一個晚上,又去了南京,然后回到北京。其中在蘇州見了一直網上聊的大連理工的師弟嚴尚虎,他做的是一個工業互聯網項目,核心業務名叫【快加工】,這個正好跟我們現在推進的【快上線】、【快融資】、【快報道】等一系列業務是同樣的命名方式。

我就很好奇他是做什么的,這次終于get到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事情了——目標市場比較大,只是現在還處于非??啾频碾A段,但我這個師弟是個非常有韌性的漢子,所以我決定要參與一下這個事情,爭取幫他做成上百億級別的業務,所以那天就邀請他下周四9.19先來北京聽我講《18個月創業周期論》,還想請他跟我們一起去大草原徒步36公里。

以前在我的認知中,蘇州真的是個小地方,你想,連個機場都沒有,火車站也不大。。。。。。這次就顛覆了認知,我才知道,蘇州居然有1000萬人????。?!

提到蘇州的創業公司,之前也似乎沒什么太有名的,除了同程網——我在他們上市前也拜訪過,還給創始人老吳和他的投資團隊講過《18個月創業周期論》,雖然在我這套理論體系看來,長跑十多年的同程算是一個絕對的慢公司——其他還有一些不錯的項目,但可能因為離上海太近的原因,被大上海的光環掩蓋住了?感覺蘇州一直沒有出現那種跑到行業頭部的創業企業。

現在我覺得是時候要多關注一下蘇州的產業環境了,尤其是在隨后去了南京,感覺南京的經濟活力可能還真不如蘇州了,雖然南京作為六朝古都也自有其厚重的歷史積淀。

在南京見到了老朋友葉逸飛,他在看傳統產業的互聯網升級改造,并且他自己也是多年的連續創業者和天使投資人,很自然的,我也邀請他來加入【凈衣派】。他建議我多去南京搞搞活動,這個我覺得真有必要,以后我打算把【路演360】在南京落地的事情就委托給葉老板。


流水賬先寫到這,下面講【復盤】。

說起給創業者做復盤,這是我已經做了十多年的事情,直到今年上半年,我總結出那個基于五行的公式——《創業組織的五行生克:【我-事-友-錢-人】=【土-木-火-金-水】》——終于可以用一個相對標準的量化模型來為商業組織的價值做定位了,我建議大家都去理解一下我前面提到的這套方法論,我把這套定位法與我之前總結的《18個月創業周期理論》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套針對創業企業及創業者的時空定位復盤法則。

在8.30的第8期【開飯日】上,我給到場的幾十位兄弟姐妹講了最新版《18個月創業周期論》,結合【我-事-友-錢-人】的五行分析法,解構了我對一個創業項目按百分制來打分的算法:五行中的每一個象限都按5分制來計分,得出總分的運算為【我×(事+友+錢+人)】,如果每個象限都是滿分5分的話,則得分正好為5×(5+5+5+5)=100分。
上述的公式里,很顯然,關于自我認知的屬性的【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子,其他用來描述業務、品牌、資金和團隊的四個象限【事、友、錢、人】之間是簡單的加和關系,最終是把這四個加在一起構成另一個因子,與之前的【我】相乘,才得到對一個創業項目整體的評價。所以,【我】這個因子對整體結果的影響是個倍增變量,如果這個數值太低(也就是創始人認知能力太低)的話,整個創業公司的價值都不會太高。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賬面上有不少錢(金),業務數據(木)也不差的公司,但估值就是上不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核心團隊尤其是創始人自身的認知水平(土)不夠。

所謂投資就是投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從本質上來說,投資人并不是去買一個業務的股權,而是要去找到一個能不斷迭代升級最終成長為優秀企業家的苗子,把錢投給他,賭這個人的身價會不斷上漲,通過綁定創始人及創始團隊的身家(股權投資)來利用時間給出的復利而收獲回報。

投資圈默認的一個共識就是大家更愿意投資那些已經交過學費連續創業者!原因就是這樣的創業者一般來說可能會具備比初次創業者更豐富的認知。

但基于我在十多年中看到的幾萬個創業者的畫像來說,絕大多數的所謂連續創業者,最終也只是連續失敗者而已,原因無他,這些人從來就沒學會復盤。

這次出差的頭幾天我在廣州的時候約了幾位待定入幫的創業者在星巴克坐了坐,我問他們,如果我把王興當下的綜合分數定為100分,你們覺得自己現在是多少分?結果這幾位兄弟普遍認為自己能有60分左右。。。。。。

我只能給了他們當頭一棒,按我上面那個公式【我×(事+友+錢+人)】來看,至少大家的認知水平其實還是近乎于0的,總之那個因子是不到1的,更別說業務也都剛剛起步,人脈和品牌的建設幾乎沒有開始,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總體算下來我看是連1分都不到,為什么會自認為能到60分呢?

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這幾乎是所有人的問題。

其實,以我那個打分公式來說,王興也早就超越100分,現在應該至少是500分了吧。

我是簡單粗暴的把這個分值進一步具象化了,那就是1分=1個億,這樣算的話呢,在【土-木-火-金-水】的五個象限上都得到5分的項目,就是價值100億的公司,考慮到其中投資人會有一定的占股比例,那么團隊的總身價也就是在10億美金一個獨角獸的水平。

這樣看下來,一個很悲劇的真相就浮出水面了,絕大多數創業項目直到最后失敗都未必能把公司做到1億估值以上——這個估值在今天也就是A輪水平的起步階段——所以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創業者其實是連1分都拿不到的。

1億估值不到的企業,放在全球任何一個二級市場,都可以叫垃圾股了吧。

作為一個早期創業者,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覺悟,那就是在極大概率上我們其實都不過是資本眼中的垃圾,而已!

幸運的是,已經是9102年了,垃圾都分類了,如果我們能學會復盤,至少還有被回收變廢為寶的機會,別忘了當年的王興也是連續做了N年的垃圾股之后才熬出一個超級獨角獸的。

不會復盤的創業者肯定不是可回收垃圾!

我拿著計算器算了半天,發現我們現在差不多有將近2分的水平(公式為2×(0.5+0.1+0.1+0.2)=1.8),雖然也還是個垃圾股,總算是突破1分大關了。。。。。。我們用了三年多,才從0到1,創業真TMD維艱!

以后不要再跟我說什么連續創業者,我就想問一句,你,是什么垃圾?



下周五,跟老王去草原走走?

去草原之前,我在總舵還要先講一下午的課。

下周二,熊哥也要講。



把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把~

老王創業日記

自2002年以來,老王累計面基20000+創始人,至今保持每天與3~5位創業者 見面聊天的習慣。從2016年開始啟動【投緣幫】,請掃碼后留言,與老王溝通。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作者介紹

王翌

現任緣創派CEO,投緣幫創辦人。

奇虎360投資部創辦人。前IT圈知名記者,深入觀察早期互聯網生態的建立過程;面基過兩萬名創業者,作為專家顧問扶持數家創業公司/團隊的成長,數千名創業者得到其直接幫助。 投資項目:快用蘋果助手、PP助手、微播易、多聽FM、安卓壁紙、極客公園、刷機精靈、生日管家、螞蟻HR等。

国vA片在线观看|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黄A淫乱一级色片|九九爱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