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創業日記
第97篇
2017-07-20 星期四
這幾天北京悶熱,老王睡眠不足,所以直到周末才來補寫周四的流水賬,至于周五的日記我干脆就打算偷懶省略了,周五的上午是先見了一個不靠譜的小朋友,下午主要是開公司的周會,沒有特別安排別的事情,所以也沒啥可寫的。
周四上午幫王惠做了【職前輩】的一期語音采訪,按我們之前討論的結果,我還是建議她先嘗試用一些生產成本更低的方式來做內容,之前她做了視頻,我覺得形式沒那么重要,關鍵在于她找到的前輩們是否有料,而她作為采訪者,是否可以把料挖出來,所以我又成了她做Demo的一個料。。。。。。下面這篇,就是她剛剛剪輯出來發的我這次跟她聊出來的一部分音頻,后面她還會繼續發,我給錄的音頻估計夠發三四期的。
中午和【敢拍籃球】的周守航一起吃飯,他給我引薦了他的合作伙伴一起,我們討論了共享籃球這個方向的基本玩法,都覺得這個事情要做起來確實需要比較大的資源來推動,所以我回去還是要考慮【敢拍籃球】這個項目接下去該如何選擇自己的發展策略。
午飯后,就趕快去了五道口,這天下午是【天使灣創投】在北京搞的首場亮相會,也是正式進軍北京市場的一次發布會。
我和【天使灣】的創始人龐小偉是十多年的朋友,在他剛開始在杭州做【E都市】那個創業項目的時候,我們已經認識了,當時我還在媒體做記者,那是相當早的時候,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小偉做的【E都市】是比較超前的一個事情,所以挺累的,做了很久也沒有什么好的機會出現。
后來小偉不知道從哪里看到了美國的YC,就做了天使灣,算是國內最早的一家以YC為樣板的種子孵化投資機構,不過因為起家在杭州,最初也是默默無聞的開干了,除了我們這些比較老的朋友知道,他也沒特別大力去四處宣傳。但無論如何,小偉都是YC在中國最早的膜拜者和踐行者。
最早的天使灣幾乎完全copy早期YC的模式,這也是相對來說最省力的一種起步方法了,從2010年開始,【天使灣】提供20萬人民幣種子投資給創業者,占8%股權,然后進行為期3個月的駐場式孵化,在項目跑出基本的數據之后,會集中進行一次DemoDay路演,把“畢業生”推出去。
最早的兩期Demoday,我去參加過,我當時也正好剛開始著手組建360的投資部,所以跟小偉變成了同行,我還記得【大姨嗎】和【小恩愛】的種子輪路演,這些項目后來也成了天使灣所投資的明星項目。
龐小偉是個詩人,典型的文藝青年,有情懷,有故事,當然,現在還有錢。
我們有一位共同的好朋友,【百姓網】的創始人王建碩,曾經有一次跟我講過關于開車與開公司的關系,就以小偉做了例子。建碩講到,龐小偉表面看上去溫文爾雅,但開起車來比較生猛,這樣的人適合做CEO,因為開車很溫吞的人,沒戲。
后來當我成了老司機,對王建碩的這個論斷,也是深以為然,我開車也不太守規矩,在路上很喜歡超車,我發現這個開車的感覺跟操盤一家公司的規律也是一樣的。
2013年,我又去觀摩了一次【天使灣】的DemoDay,在杭州見到龐小偉,我直接問他什么時候到北京去,我說你已經在杭州干了三四年,這個市場相對來說跟北京還是沒法比的,創業者資源最豐富的就是北京,應該把【天使灣】帶到北京。
不記得當時小偉是怎么跟我講了,但總之就是他還暫時沒有到北京的計劃,大概是因為覺得做投資這個事情與地理坐標的關系不大吧,這似乎也有道理,投資人都是四處飛的嘛。
后來我們做了【緣創派】,到2014年我從360出來的時候,我就不這么認為了,因為我看到了【緣創派】的用戶分布數據,北京的TMT創業者所占比例竟然超過50%,這顛覆了我的認知,一直以來,我都以為北上廣深的比例沒有那么懸殊,但【緣創派】恰恰代表的是從有創業意愿開始直到有行動的這部分初創者的比例,這個數據我還是有自信的。
在2014年,我又和小偉提,建議盡快來北京的事情,印象中每年跟他見面都會問到這個問題,但他直到今天才來,我覺得還是晚了一些。
就在我2013年第一次勸他把天使灣的重心搬到北京的那個時候開始,我們所熟知的很多知名的早期投資機構,都開始紛紛把位于上海的總部搬到北京來,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動向,我覺得VC們集體用腳投票,已經說明問題了,不來北京,做投資就失去機會了,尤其是早期投資。
即使算是來晚了,但我仍然看好【天使灣】,因為小偉的情懷與真誠,也因為他最早開始踐行YC的孵化方法,至今6年的積累,按我【18個月創業周期論】來看,進入第五個18個月的【天使灣】,即將進入第一輪爆發期,這樣看來,進入北京市場就是【天使灣】雄起的導火索么?
我很期待!
晚上去了漢辦,跟【寰語世通】的鄭老師碰了一下,主要是把我對接下來合作的方式與節奏的考慮告訴她,更重要的是,把她的期望值往下調整了一下,我對這個事情的看法是需要非常久的時間慢慢熬,所以也沒有急著馬上動手,至少先把團隊的人配齊吧,所以我們準備開學后就在語言文化大學里開始找些準畢業生來帶一下。如果哪位讀者有認識的不錯的準畢業生,并且是非常愿意和外國友人交朋友的,那么請推薦給老王,在后臺留言給我就可以。
關于我們
【投緣幫】2016年春節后,我們推出的合伙制參股孵化體系,是一個針對早期創業者的社群,主要構成是初創者+連續創業者+天使投資人,宗旨是“讓創業者幫助創業者”,目前每周吸收1~3名創業者加入。
【路演360】2016年夏末,我們在運營【投緣幫】的過程中發現,路演可以幫助早期創業者更好的梳理自己的項目,并通過線下場景與投資者產生更有效的連接,所以我們開始運營針對種子期/天使期項目的路演活動,一般是在每周三的下午舉辦,每期6~8個項目,每個項目被要求在360秒之內完成闡述,而對參與的項目估值,我們一般要求不得高于360萬美金,最好是低于1000萬人民幣估值的種子期項目。下面這篇日記中有更多關于這個活動的信息。
【創始人下午茶】每周1~2場的創業者沙龍,一般安排在當周的【路演360】活動之前或周四的下午,每次6~8位創業者參加,由一位或兩位投資人來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