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創業日記051 | 2017/05/08 | 星期一】
今天開始,之前寫的【幫主說】系列小品文就不再單獨發在每天的二條里面,還是都收在一篇就是了,有朋友建議,認為反正兩篇都想看,分開來還需要多點一次,我說那好吧,也是哈,干嘛要寫兩篇呢,好像沒有人給我規定什么,那就聽了朋友的建議吧。
這幾天,《空空狐歷險記》的第二季正式開播,上個周末大家都沒閑著,刷著朋友圈,集體看戲。老王也來湊個熱鬧,寫一份影評吧。
1、目前看來,沒有贏家!如果說余小丹成了loser,那么周亞輝在這件事里的得分也不高,風險投資這件事,愿賭服輸!創業者是你們選的,投了那么多錢,應該有投后管理,而且即使創業者出現不良心態也都是你們這些江湖大佬忽悠的結果(兩個月要漲20倍?呵呵!呵呵?。┈F在項目出了問題,人家一個小女孩兒茫然不知該如何是好,已屬弱勢群體,你們這些身家百八十億的大老板從跳出來回應的第一天就已經是輸了,你們現在打余小丹的每一記耳光,其實都是摑在自己的臉上,如果我是周,我絕對不公開講話,而是私下請余小丹同學吃個飯,好好聊聊,將來沒準兒還能繼續合作呢。
2、空空狐A輪估值3億的時候,DAU才2000,這是前兩年資產泡沫時期的一個常態,大家也別稀奇,你們是否還記得當年那個“網易副總編輯”的項目產品還沒上線就融到B輪的例子?我只能說,在投這種項目的時候,投資人的心態就已經不太對了,那么今天出了這樣的事情,很正常。另外,這個項目的很多牛逼吹完后,也沒人來善后,大家搜一下,公開講的是A輪融了2000萬人民幣,然后隔了不到半年又融了1500萬美金的B輪,這個前后對不上數啊,算下來應該有總共1.2億人民幣的投資款,為什么周亞輝講的是5000萬人民幣?就算把周亞輝拖著沒給的錢都算進去,也對不上號,難道還有其他投資人的錢也沒到賬?反正肯定有人在說謊,或者當時發的新聞就是在吹牛逼?!
3、余小丹一直咬著周亞輝投資款沒完全到位的事情來說,可是換了任何其他投資人都有可能一樣,在投資是很大額度的情況,投資款分批注入是行業基本的常規做法。當然周亞輝拖了一年都沒付完尾款確有不妥,但我覺得這還是要看投資協議,如果協議里有一些關于付款的條件約束,而創業者沒達到條件,這樣的拖款就是非常正常的,這也就是所謂的對賭。而且,所有的投資協議里都應該有明確的關于投資人未能按時付款的處理細則,一般來說,要么罰款,要么退還股份,另有多種方法可以解決,從法律上是可以杜絕“老賴”的情況,余小丹同學是否有仔細研究過投資協議?
4、從周亞輝截圖的余小丹發的微信消息里看,余小丹還是念念不忘要把公司做下去的,從這個角度我覺得是給要余小丹加分,余小丹可能沒有周所說的那么不堪,從余小丹最后又發的一文來看,她有提到財務計劃是按照投資款全部到賬來計算的,這其實是一個大坑,只能說她太年輕,不成熟,以為錢到賬是必然的,而忽略了其中的財務風險,并且做了一個激進的財務計劃。這個事情對所有創業者都應該是一堂來源于現實的必修課——請大家把錢留充足,A輪融資后要做24個月(18+6)的財務使用計劃。
5、顯然,公司的董事會形同虛設,對創始人的花錢節奏沒有把握,這個鍋不應該全讓一個當時25、26歲左右的小女生去背,尤其是這一群高大上的投資人,人生經驗加起來超過100年了。因而我覺得在財務管理水平這方面,各打50大板是必要的,而且我都覺得責任應該是2/8分,創業者只有兩成的責任罷(這種情況在【投緣幫】是杜絕出現的,我對加入【投緣幫】的初創者都會先明確一點,要他們省著花錢,因為在初創期,生存是第一位)。
6、在余小丹自述中有一個細節,之前她給自己開的工資是月薪2萬元,后來融資后提高到4萬元,這又是一個挺值得玩味的地方。首先,創始人給自己開工資這個事情,應該是普遍受到投資人監管的,再結合上述的財務計劃管理情況,我真心覺得這些投資人都挺二的,如果你是個很小的股東,那么放手不管也OK吧,但這個項目的情況顯然不是,從雙方的表述中也能看到,周亞輝其實是蠻強勢的,首先是錢都沒給足(很霸氣?。?,其次,還派另一個CEO進去要替代余小丹,在這樣強勢的管理力度之下,不可能不知道余小丹自己給自己漲了一倍的工資吧?按慣例,公司治理中遇到延請新的高管,那么定薪這個事情通常都是需要由董事會審批的,盡管在規模不大的早期項目管理中經常省略紙面上的步驟,但至少也是要創業者跟投資人們打個招呼。同樣的,創始人給自己漲工資就更是要被監管的,一般如果一次性超過50%的幅度肯定是需要跟董事會報備的,而且漲工資也不可能很頻繁,一年能漲一次就不錯了,像我們這種苦逼創業者之前都是主動降薪??!再說回來,余小丹同學26歲年薪50萬,這個事情聽上去已經很離譜了,也難怪5000萬花得很快,那位“干媽”就更狠,一個顧問年薪直接60萬,這種項目不掛都說不過去,投資人真的是人傻錢多?
7、在財務管理上看,投資人顯然做得不夠,那么從業務管理上看呢,我又覺得投資人做得太過了,不僅沒幫忙反而添亂。從余小丹的敘述中,可以看出,周亞輝之前曾經嫌她業務成長慢,還講說若換了自己做,兩個月能增長20倍。我相信這些細節不是余小丹自己編排的,應該是事實,因為她沒必要編這些,相信那個人生贏家的40歲大叔在面對這樣一個90后侄女輩的小丫頭的時候,心理上還是很有優勢的,尤其是當他還是主要出資人的情況下,那種心理優勢就更明顯,但我想說,創業者和投資人不過就是兩個不同身份而已,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而你年紀大也不是信口開河的理由,如果這項目真的做到兩個月增20倍,那絕對是要依靠強大的外部資源,而那一定不是好事!【投緣幫】的小伙伴都知道我經常講的道理,不能拔苗助長,初創項目要充分依靠自然生長,快不是好事,走得穩才能走得遠,你漲那么快,只是想去toVC找接盤俠更容易吧?一個項目最重要的產品和運營決策,應該是創始人自己做出的,投資人不能越俎代庖,從這個角度來說,周亞輝可能是太自信了,太強勢了,那這個項目真應該他自己做,余小丹趁早還是別做了,不知道后來所謂的換CEO風波是不是也是周基于這樣的認知做出的決定?
最后總結一下,余小丹的錯和周亞輝的問題分別有哪些:
【余小丹】年輕沖動、不懂怎么做公司,沒有財務規劃的意識,而且自己把自己都給忽悠了,在成了一位網紅創業者之后,肯定多少有點兒膨脹(給自己開出4萬的月薪)。
【周亞輝】出資沒完全到位(至今沒有解釋,當然我覺得也沒必要解釋了),疏于投后管理(這肯定不全是周的問題,這也是整個董事會的責任),對項目發展的節奏有不正確的把握,好大喜功,想讓項目一步登天,拔苗助長,不遵從自然規律。而且強勢插手管理內務,要委派別人去做CEO,一步步與創始人走到對立面。另外作為江湖大佬,本來沒必要跑出來撕逼,現在出來撕了,也就自然是落了下乘。
現在這么看的話,兩個人要說都有問題,就是三七開了,余小丹頂多有30%的錯。
about
【緣創派】自2013年始創的創業者在線找合伙人平臺,作為一個勾搭創業伙伴的社區,已經存在了4年,如果創業者想找合伙人,也可以給我在這里留言,我們會免費幫你發布信息或直接在緣創派后臺幫你篩選合適的創業伙伴進行推薦。
【投緣幫】2016年春節后,我們推出的合伙制參股孵化體系,是一個針對早期創業者的社群,主要構成是初創者+連續創業者+天使投資人,宗旨是“讓創業者幫助創業者”,目前每月吸收10名左右的創業者加入。
【路演360】2016年夏末,我們在運營【投緣幫】的過程中發現,路演可以幫助早期創業者更好的梳理自己的項目,并通過線下場景與投資者產生更有效的連接,所以我們開始運營針對種子期/天使期項目的路演活動,一般是在每周三的下午舉辦,每期6~8個項目,每個項目被要求在360秒之內完成闡述。
【創始人下午茶】這是緣創派最初在2014年曾經嘗試做過的一個線下活動,最初也沒什么主題性,就是為了讓創業者之間彼此熟悉,后來沒堅持做。2017年2月17日,我重啟了這個活動,并把時間固定在每周五的下午,每次10~15位創業者,大家一起做些頭腦風暴,互相認識一下。